招商项目

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园

时间:2024-08-19 来源:绥兴招商运营有限公司

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园项目

(1)项目产品简介

 项目产品为维修、再制造。该项目主要依托绥芬河自贸区下综合保税区打造,充分发挥综保区功能,打造保税维修再制造线上交易平台和线下产业园区,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海关监管模式创新,促进“设备回购+再制造+再销售”业态融合创新。加大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力度,发展高端机床、进口汽车“五大总成”、小型飞机拆解、电子产品制造等上下游产业,形成检测、分析、维修、再制造等比较完善的产业生态,打造高端装备、汽车、小型飞机、电子产品等维修再制造产业集群,探索建立维修再制造综合试验区。结合飞机、汽车、工程车辆制造、保税维修、租赁等优势产业和企业实际业务需求,不断探索制度创新,通过区域联动协同作战,探索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新业态。

(2)项目所在地产业发展基础

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于2009年4月21日经国务院国函批准设立,2023年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98761.74万美元,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50634.09万美元,同比增长105%。截止到目前,保税区内共有834家企业,本项目为区内企业增加产业配套服务,为区内企业服务。

(3)项目建设、运营有利条件

①上下游配套优势

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园在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。政府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,如关税减免、进口环节增值税退税等,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,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

保税区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,集聚了一批维修和再制造企业。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不仅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有助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。保税区内的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,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维修和再制造服务。这种技术优势不仅提升了整个产业园的竞争力,还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。

②交通优势

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,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,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桥梁,也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。尤其是中国境内的“满绥”通道极大的缩短了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大通道的距离,利用俄罗斯以符拉迪沃斯克(海参崴)、纳霍德克及东方港为代表的远东港口群,这样为欧洲、俄罗斯、中国北方、中国南方、日韩之间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的陆海联运大通道,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,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。

绥芬河口岸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唯一陆路贸易口岸。自绥芬河车站向东南延伸120km,直达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主要编组站乌苏里斯克(双城子)。绥芬河在集疏运平台国际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发挥“东出西联、南下北上”的物流主通道中的作用,在提高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③产业工人及人才储备优势

绥芬河人口总量达11.5万人,拥有经验丰富产业工人,可满足用工企业需求。根据自贸区建设需要,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,大力开展柔性引才,有效汇聚省内外高校人才资源为己用。一是推进校地合作。与深圳大学、东北林业大学、东北农业大学、黑龙江大学、哈尔滨师范大学、哈尔滨商业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,深入开展校企“产学研”合作。二是组织实习实训。建立“实习实训带队教师+实习单位负责人”“双导师”培育机制和校地“双考核”实习实训评价机制。

(4)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

本项目拟占地面积4267.04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平方米,项目主要由电子产品再造加工区、精密设备再造加工区、小型飞机维修区、小型游艇维修区、大型机械维修区、农机、车辆维修区,等六个功能区组成。项目建成达产后,电子产品再造加工区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,精密设备再造加工区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,小型飞机维修区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,小型游艇维修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,大型机械维修区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,农机、车辆维修区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,,综合信息服务区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。

配套基础设施:给水、排水、消防、供暖、强弱电、场区道路、硬化等。

(5)效益分析

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,按照行业经验值,预计年销售2.2亿元,利润约0.417亿元,投资回收期约12年。

(6)项目合作方式

独资

(7)需外方投资方式

资金,其它方式需要面谈

(8)项目建设地点

绥芬河市综合保税区内。

(9)项目进展情况

正在进行项目谋划阶段。

(10)项目所在市(地)联系方式

联系单位: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绥兴招商运营有限公司

联系人:王海龙

联系电话:13304533568